发表时间: 2018-07-16 09:21:50
浏览:
1、针对门、窗等隔声量不足的构件的处理:
房间内存在一个采光窗通向花园,此窗体隔声量的不足可以导致房间内噪声的外泄。此窗体处理方式可以采用如下方式:
a.直接采用砖砌体封堵。此方式隔声量***,采光的不足可以采用人工照明,通风可采用空调系统;
b.制作保留窗体,在其外侧制作可推拉式墙板,在使用的时候将其推拉关闭。此种隔声效果相比方法a有一定缺陷;
c.窗体更换成隔声窗。工业型的隔声窗也是不可开启的,造价偏高;民用的隔声窗在使用时大多也需要关闭,效果比较有限。普通房间的门均采用单层木质门体,其隔声量本身比较低,加上密封措施的不到位,会导致其成为整个房间的薄弱环节之一。常用木门面密度按11kg/㎡计算,其隔声量为27dB左右,若门缝未作专门处理其隔声量仅为15dB左右。
为了解决门体隔声量和漏声问题,可采用如下几个方案:
①将门体改换成隔声量较高的隔声门,并且门缝加强密封措施。此方案保证了门的隔声量,但会有门体过重,不易开启的问题存在。
②采用“声闸”式双层隔声门。即把墙体加厚,设置内、外开两道木质门体,这样相当于两层门且加入了空气弹簧,会弥补木门由于质量不足从而导致的隔声量不高。两扇木质门体可采用多层不同厚度的板材且在门体空腔中填充松软吸声材料的方式制作,为了避免吻合效应,也可以在板体内侧涂刷阻尼材料(如沥青漆、纤维喷涂材料),来抑制板体的共振。如此实施,在保证整体装饰外观的情况下,很大程度的提升了隔声量。
2、降低空气和结构传声:
为了提高墙体的隔声量,房间可以采用“房中房”方式进行基层处理。其要点如下:
a.地面制作浮筑地坪。地面基材采用“松软材料(如岩棉,玻璃棉)+复合板材防水层+50mm水泥垫层”制作,面上再铺设室内装饰所需要的材料。
b.墙面在离原有墙体100mm的距离砌筑40厚厂房无机纤维喷涂
c.顶面CSJ无机纤维喷涂,距离顶面100mm,制作独立顶面(不能有任何与顶面的连接)
上述做法可以保证房间的整体隔声效果,但是基于现场的情况,为保证室内足够的使用空间及结构条件的允许,可以考虑采用如下替代方案:
①地面采用木质龙骨基层垫高50-100mm,中空层中可以填充松软材料,但要注意放水处理,龙骨面上铺设软木地板(同时加强了室内的吸声效果);
②墙面采用木质吸声板面层,背后CSJ无机纤维喷涂,再预留50mm
的空气层;
③由于普通住宅层高较矮,天花部分采用内装设计方式,但是要注意任何与结构间的刚性连接必须采用橡胶垫等减振材料进行隔离。
3、音响设备减振处理
为了避免结构传声,地面及吊挂音箱必须采用减振措施。吊挂音箱的上端加设弹簧吊架减振器,地面音箱应该有独立的基座(或者在后期加装一定厚度的减振垫,但效果可能有限)。
4、其他注意事项
由于如此处理之后,房间为全封闭式房间,同样需要对于照明和通风换气角度进行综合考虑。